近期,經省經信委批準,位于古井鎮的珠西化工集聚區成功升格為“省級”,納入省產業園管理,享受省產業轉移政策。為貫徹落實市委“工業立市”的戰略部署和市委書記林應武到珠西化工集聚區現場調研的精神,古井鎮成立專項工作組,加快統籌協調園區的各項建設,并在市委、市政府和新會區委、區政府的領導和強力推進下,全力以赴,加快珠西化工集聚區的建設。
目前,珠西化工集聚區已被納入江門市大廣海灣產業發展專項規劃,是江門市重點推進的4個“萬畝園區”之一。
打造綠色科技、配套完善的生態工業園
珠西化工集聚區是江門重點推進的“萬畝園區”之一,初步規劃總面積9262.59畝,已開發1769.73畝,完成了2200畝土地的預征收工作,目前重點發展精細化工、環保產品與技術、特種化工設備制造業等產業。
近年來,江門市制漆廠、謙信化工、嘉寶莉、千色花等企業紛紛落戶江門,江門由此集聚了一批優質的外資和民營精細化工企業,化工產業形成蓬勃發展的態勢,在全國占據重要地位。目前,江門有規模以上涂料企業約50家,涂料年總產量超過30萬噸,年產值約80億元;規模以上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工業增加值已逾77億元。
珠西化工集聚區“升級”后,江門將大力推動現有市內化工企業向化工集聚區集中,打造“企業整合入園、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危險化工品統一配送和監管、安全生產監督綜合管理”于一體的綜合運營平臺;實現“七集中”專業化管理(即集中供熱、集中供電、集中供冷、集中供水、集中物流、集中治污、集中廢棄物綜合利用),并以此為基礎,吸引國內外高端精細化工企業落戶,加速產業集聚和規模化發展,提高產品附加值,擴大經濟總量,推動江門市化工產業規范提質、轉型升級和綠色集聚發展。
計劃年內開展啟動區項目建設
珠西化工集聚區是新會銀洲湖“5+6”工業園區的擴展園區之一,預計可容納化工企業50-60家、固定資產投資200億元、年產值超600億元,稅收可達20—30億元。
珠西化工集聚區的交通條件優越:位于江門大道南東線的東側,距西部沿海高速出入口僅5公里;廣珠鐵路從園區東邊通過,距古井貨運站場僅6.5公里;西面瀕臨銀洲湖黃金水道,全潮可通航5000噸級海輪,乘潮可通航1萬噸級海輪。
同時,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通車,園區將融入香港、澳門、深圳、廣州等中心城市的1.5小時經濟圈,融入惠州大亞灣、珠海高欄港這兩個大型石化區的1小時經濟圈,既可承接大灣區的高端精細化工,又可配套珠三角相關先進制造業,形成上下產業鏈。
此外,宜大化工、亨源石化等兩家大型化工倉儲企業與園區相鄰,庫容達25萬立方米,配有兩個5000噸級化工碼頭,可通過輸送管道直接為園區化工項目提供上游原材料。園區東部、北部為自然山體,其余大部分為高程24米以下的臺地、旱地,地勢較為平坦,基本不存在軟基地段,開發成本相對較低,具備發展化學工業的良好地質條件。
結合珠西化工集聚區的發展需要,古井鎮在土規、城規、生態紅線等方面提前部署,園區發展實現多規合一。目前,各方案均已上報審批;加緊園區控制性規劃、規劃環評、安全評價、土地征收和林地征占等工作,計劃在年內開展集聚區啟動區的建設。同時,園區的集中供熱項目已獲得省發改委批復,為日后園區的公共配套建設打下了基礎。
諸多優惠政策
對企業“敞開懷抱”
古井是著名的僑鄉,廣東省中心鎮之一。古井鎮境內,銀洲湖航道縱貫全鎮,可通江達海,其中有可利用優良的深水岸線約16公里;建設中的江門大道南東線將貫境而過,并與珠三角高速路網中的中江高速、江珠高速、西部沿海高速連接,加速古井與粵西、珠港澳等地的溝通。同時,憑借優越的區位優勢和地理環境,古井鎮積極實施臨港經濟戰略,逐步形成船舶鋼鐵、水泥建材、化工物流三大產業,這三大產業已成為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多年積累的工業基礎、便利的交通環境,再借助新一輪發展機遇,古井將以“建設全省一流產業園區”為目標,發揮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深化區域合作,將珠西化工集聚區建設成為優勢突出、帶動力強、產城融合的現代產業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