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端制造正成為河南工業經濟中“皇冠上的明珠”,引領河南工業轉型升級。
“公司中標2016年美國成套支架項目,簽訂供貨合同,不過是公司高端產品出口的又一例,事實上,公司的產品早已是國際市場上的寵兒。”5月21日,鄭煤機人士電話中告訴記者。
來自鄭煤機的消息稱,公司與美國客戶成功簽署了供應綜合機械化成套液壓支架,對此,公司認為“這是中國煤機制造真正實現在美國這一高端市場零的突破”。在此之前,鄭煤機產品已經成功出口俄羅斯、印度、土耳其、越南等市場。
“高端裝備制造業是國家規劃的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不過高端制造的涵蓋范圍就更寬泛一些,一般是指制造業中具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強競爭力的行業,從所處產業鏈環節上講,高端制造業處于某一產業鏈的高端環節。”河南省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林風霞介紹。
從這一概念出發,記者留意到河南高端制造的行業分布較廣。比如工程機械領域內的盾構機生產,鄭州制造出了世界最大的矩形盾構機,其以制造工藝復雜、技術附加值高被譽為“機械工程之王”。
比如采掘機械制造領域內,除了鄭煤機,國內領先的高端煤炭機械設備——智能硬巖掘進機在中國中車河南義馬中車重裝公司下線,這種高端技術設備能夠截割接近花崗巖硬度的煤礦石,最大截割高度達5.2米,最大截割寬度達7.3米,設計掘進能力每小時達430立方米,截割斷面達36平米,相當于長寬都為6米的卷閘門,堪稱同類產品中的“穿山甲”,成為國內引領煤機行業潮流的拳頭產品。
再比如,礦山機械高端制造生產商中信重工,其開發擁有“年產千萬噸級超深礦建井及提升裝備設計及制造技術”“年產千萬噸級移動和半移動破碎站設計及制造技術”“日產5000-12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成套裝備設計及制造技術”等,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成功出口到澳大利亞、巴西、智利、南非、印度、俄羅斯等地,成為河南高端制造的一張耀眼的名片。
“河南的高端制造還在工業機器人領域、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制造領域、輸變電關鍵零部件領域、高鐵運輸零部件領域等,傳統制造業領域更多,比如冶金加工制造、食品制造、原材料生產與制造等領域都有很多的新技術亮點。”林風霞介紹。
高端制造風口已來
當人們驚訝于河南高端制造成長的旗艦品牌之時,還要看到一個基本的事實:河南工業經濟正處于艱難的變革轉型期。
來自河南省統計局的信息顯示,2015年以來,在宏觀經濟增長下行的背景之下,一些技術落后、產品附加值低的企業陷入停產半停產狀態,致使河南工業企業投資意愿普遍不強,企業虧損增加,效益持續低迷。
“但是,從整體看,河南制造業這么多年的歷史積累,仍然擁有一定的優勢,比如產業規模相對較大,建立了門類齊全、相對完整的產業體系,在裝備制造、有色、食品等傳統行業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優勢。”林風霞認為。
正是有了在市場壓力下的基本判斷,3月22日,《中國制造2025河南行動綱要》(以下簡稱《行動綱領》)正式發布,提出了未來十年河南制造的基本目標:2025年,基本建成先進制造業大省,邁入全國制造強省行列。加快河南制造業轉型升級,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推動河南制造由大變強,確立產業發展方向和重點是首要任務。
河南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所長馮德顯說:“我判斷,河南高端制造快速成長的風口已來。”
記者注意到,在《行動綱領》中,明確了河南制造要抓住新一輪工業革命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戰略機遇,著力在河南具有比較優勢的高端領域,如智能終端及移動信息安全、工業機器人及智能成套設備、新能源設備及智能能源設備、節能及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生物制藥、新材料等產業中獲得競爭優勢。
在《行動綱領》發布后的第三天,即3月25日,河南省工信廳發布了《高端裝備制造業2016年度行動計劃》,提出2016年,力爭全省裝備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2500億元,同比增長9.6%。輸變電、農機、軌道交通、工程機械等大型成套裝備,數控機床與機器人將成為重點領域。顯見,河南發揮高端制造成為河南制造轉型升級的引領作用的用意更加清晰。畢竟,河南的高端制造領域正分布輸變電、農機、軌道交通、工程機械等大型成套裝備、數控機床與機器人等領域內。
來自河南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河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分行業利潤同比增速可以看出,高成長性制造業,包括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汽車及零部件、食品、現代家居以及服裝服飾行業平均利潤總額同比增長7.6%,其中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與服裝服飾產業分別增長23.6%、18.2%和12.8%,而五大傳統支柱產業冶金、建材、化學、輕紡與能源行業,同比利潤下降8.4%。
“這組數據很清晰地看出,河南制造要想有突破,發展高成長性制造業,特別是以高端制造為代表的高技術與高附加值的制造業才是河南制造的出路。”馮德顯認為。
多樣的轉型成長路徑
“河南高端制造的成長有著不同的成長路徑,從模仿制造到自主創新制造,從標準化制造向個性化制造轉型,由粗放式制造向綠色制造轉型,是目前河南高端制造成長新模式。”林風霞認為。
5月24日,科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陳志宏正在外地與客戶洽談訂單業務。她電話中告訴記者:“科慧科技的焊接機器人目前處于國內第一陣營之中,擁有能夠為用戶提供量身定制的基于標準工業機器人的智能焊接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
記者從科慧科技了解到,公司之所以能夠引領國內焊接機器人產業,產品覆蓋汽車車身及車身零部件焊裝生產線、機器人自動化系統等眾多領域,是因為它在自主知識產權創新上,走在全國同行業前列。據統計,擁有27項國家專利、7項軟件著作權,鄭州市智能焊接裝備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單位、鄭州市智能焊接自動化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托單位,是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
從科慧科技成長的路徑可以看出,與國內機器人的成長路徑相似,公司正是走出一條從技術模仿到自主創新成長的方式,為河南智能制造業成長提供了一個成功的案例。
在人們的常識判斷中,在眼下生豬價格高企的條件之下,像雙匯發展這樣的屠宰企業一定備受成長壓力,然而,5月20日,雙匯發展證券部人士在接待富邦人幫、復華投信、凱基投信等眾多基金調研時,卻給出了驚人的答案:生豬價格上漲對公司經營影響并不大。
雙匯發展何出此言?原來,為應對生豬價格上漲,河南頭條網,公司走的是一條以擴規模為主,通過擴大產銷量,提高市場占有率,從而實現規模效益,更重要的是公司通過智能制造,還實現了個性化生產。
事實上,雙匯發展能夠頂著壓力實現成長,除了公司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從養殖、屠宰、肉制品加工、銷售、產業鏈完成,在控制成本上有巨大優勢之外,公司還加強流程管理、設備創新與管理創新,采用自動化、智能化的設備提升勞動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雙匯發展除了大規模制造能力之外,在智能制造上,走在世界前列,正是其在收購美國公司之后,實現了全球資源整合,讓公司在設備升級、管理流程再造上引領市場。”雙匯發展上述人士介紹。
亟待提升的方面還有很多
剛從許繼電氣調研回來的林風霞認為,河南高端制造在某些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讓她感到欣慰:“許繼電氣已經實現了智能制造產業發展項目,河南還在農機制造、工程機械、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等眾多領域取得了長足進展,可以說,河南高端制造無論從面上,還是在點上,都有可喜的亮點。”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大量的事實也證實,還有很大一部分河南制造業企業仍然停滯于固有的傳統觀念,滿足于小富即安、不思進取。
“我在調研中了解到,金融機構不給一些民企貸款并非出于他們的偏見,在與民企的接觸中發現,一部分民企老板滿足于小打小鬧,得過且過,埋頭模仿發展,不看大勢,這些老板的做法,讓金融機構不愿把錢貸給他們,他們認為,民企老板的企業家精神不足。”
熊彼特認為企業家精神就是“創造性破壞”,突破自己是第一位的工作。柯林斯在《基業長青》一書中提出,一家公司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你的同行,而是你自己。在經營中,不是要擊敗對手,而是要戰勝自我,因此,企業家必須要克服目光短淺,故步自封,自我滿足。
但是,對于河南制造業來說,高端制造的引領,還有一個“強基工程”要夯實:“質量意識非常重要。”眼下,不僅河南制造,中國制造界都在重提工匠精神,這正是質量意識的張揚。“無論是精密機床生產、原材料生產、操作系統還是軟件集成應用上,河南制造還存在著與智能制造轉型、自動化生產轉型相當遠的距離,這一段需要加緊補上。”馮德顯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