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質監局制定下發了《2017年吉林省特種設備安全隱患排查和治理方案》,要求自今年3月起至年底開展全面特種設備安全隱患排查和治理工作。
《方案》明確此次排查和治理的工作目標是使我省特種設備安全隱患進一步得到排查和有效治理,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和重大影響事件的發生,防范系統性、區域性、行業性的特種設備事故。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安全主體責任得到有效落實,風險防控與隱患排查排查治理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
《方案》指出參與單位分別是省內各級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各地特種設備綜合檢驗機構(包括質監部門設立的和企業設立的自檢機構)、省內特種設備使用單位。
《方案》強調排查和治理的工作重點是(一)人員密集場所的特種設備,如學校、幼兒園、醫院、車站、商場、游樂場等場所的鍋爐、電梯、客運索道、游樂設施。(二)盛裝毒性程度為極度高度危害和易燃易爆介質的壓力容器、壓力管道。(三)與《涉及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的行業品種目錄》中所列的危險化學品有關的特種設備,如各種工業氣瓶、民用氣瓶、制冷裝置中的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油氣輸送管道、城鎮燃氣管道等。
《方案》還對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檢驗機構、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職責分工進行了具體明確和細化。《方案》提出了明確的工作要求,(一)加強組織領導。(二)開展廣泛宣傳。(三)加強信息統計。(四)構建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