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昨日會上獲悉,去年全市186個市重點建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256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19%,占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2%。南沙港區三期工程已進入竣工驗收,深水航道拓寬工程、南沙國際郵輪碼頭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9個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六號線二期、七號線一期建成通車,十一號線鶴洞東站動工建設;穗莞深新塘至洪梅段(廣州段)等5條城際軌道線全面推進,廣州鐵路樞紐東北外繞線建設加快。廣州市聾人學校新校建設項目、廣州老年病康復醫院、廣州市第三少年宮等一批重大社會民生項目動工建設。
今年要集中力量實施345個重點建設項目,確保完成投資1294億元的年度任務。重點推進空港大道二期、白云五線等首批6個市、區共建市政道路項目的試點改革工作。進一步優化項目審批流程,開展與社會資本合作新模式。以GE生物園、思科智慧科技園、富士康新一代信息技術生態產業園、LG的 OLED產業園、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等項目為龍頭,圍繞產業鏈建設,謀劃一批先進制造業項目集群。同時,按照產城融合的思路謀劃推進思科、中科電子等一批科技小鎮。
今年廣州將重點推進高快速路、市政路橋、軌道交通、公路建設、園林綠化、水務建設、城市更新、綜合管廊等908個城建項目(含續建、新開工、改建、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其中市本級統籌項目417個,各區統籌項目491個。
大交通綜合網絡體系建設
高快速路方面,加快北三環二期、鳳凰山隧道、機場二高速北段及南段工程、花莞、廣佛肇廣州段、廣中江、虎門二橋、汕湛惠清段、佛清從北段等10個在建項目建設,力爭2017年底北三環二期、鳳凰山隧道2個項目建成完工;市政道路方面,重點推進如意坊隧道、臨江大道東延線、洛溪大橋拓寬、車陂路-新滘東路隧道等項目,繼續推進康王路下穿流花湖隧道、黃埔疏港系統道路等項目建設,計劃完成廣州大橋擴寬、從化大橋建設工程、黃埔東路改造等工程項目;地鐵線網方面,加快建設四號線南延段、九號線、十三號線首期、知識城線,確保81.6公里新線年底建成開通,科學統籌新線建設,積極推進十一號線等278公里在建線路的建設。
公共設施建設
海綿城市建設方面,申報全國海綿城市試點;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方面,推進廣州市中心城區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廣花一級公路地下綜合管廊及道路快捷化改造配套工程、天河智慧城地下綜合管廊工程三個試點項目建設,新啟動琶洲西區、南大干線、大坦沙島綜合管廊等項目的前期工作;電力設施建設方面,完成77億元電網年度投資和13座變電站建設任務。
片區配套建設
加快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抓緊白云機場擴建工程第四、五跑道、噪音安置區建設及第三航站樓前期工作,計劃完成迎賓大道延長線二期等3個項目;謀劃和啟動以國際金融城-黃埔臨港經濟區為核心的第二中央商務區路網、公共設施建設;繼續推進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國際金融城、南站商務區三大功能區的公共配套設施建設。
城市更新改造
系統推進老舊小區微改造,重點推進越秀區仰忠社區、荔灣區泮塘五約等87個項目;推進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重點推進黃邊、夏茅等3個村級工業園的升級改造工作;推進歷史文化街區更新保護。
城市環境提升建設
“一江兩岸三帶”方面,持續推進“珠江黃金岸線建設”、完成核心段沿江道路品質化提升等34項環境提升工程;水環境治理方面,推進廣州北江引水工程、北部水廠一期工程、牛路水庫戰略水源工程開工建設,計劃完成20項防洪工程,完成35條黑臭河涌整治,石井凈水廠投入運營,新改(擴)建9座污水處理廠,力爭全市行政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全覆蓋;城市綠化方面,新建生態景觀林帶80公里、森林公園6個、濕地公園3個、碳匯造林4萬畝、綠道2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