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糧食產業“疏解”與“提升”并舉,糧食收儲、加工、批發等傳統產業中心將向外轉移。記者從昨日舉行的全市糧食流通工作會議上獲悉,本市將沿“一環兩港三線”優化物流節點布局,建設環京4小時糧食物流圈。
市糧食局局長李廣祿表示,目前,本市糧食收儲、加工、批發等傳統產業重心向外轉移迫在眉睫。京糧集團將按照國家級糧食物流園區的水準,推進大興糧油應急保障中心建設,加快黃驊港、天津港、盤錦港、錦州港等物流節點建設。此外,本市還將沿“一環兩港三線”優化物流節點布局,建設環京4小時糧食物流圈。
數據顯示,2016年北京市糧食消費量約563萬噸,其中口糧360萬噸,飼料和工業用糧200萬噸。市儲備糧油累計輪換119.83噸,有效調解了市場供求和價格。全市糧食消費價格指數累計下降0.9%,漲幅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但當前我國糧食形勢仍面臨高庫存、供需結構不匹配的嚴峻挑戰,城鄉居民綠色優質糧油供給不足,這對糧食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李廣祿表示,今年工作的主線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糧食有效供給,由“糧食賣得出、吃糧買得到”向“種糧能賺錢、吃糧促健康”轉變。其中“疏解”是重點,北京市糧食收儲、加工、批發等傳統產業中心將向外轉移;同時注重“提升”,發揮京津冀三地的比較優勢,加快糧食產業對接,提升糧食產業質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