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鋼價單邊上漲,給一度深陷虧損泥潭的鋼鐵企業帶來翻盤契機。截至2月3日,在統計的36家鋼鐵上市公司中,已有33家公布2016年度業績預告或快報。其中,29家公司預計凈利潤為正,占比達88%,且盈利企業中有25家實現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18家成功扭虧為盈;僅有4家公司虧損。
進入今年1月份后,鋼價經歷持續下跌后小幅反彈,然后呈現弱穩的態勢,鋼材綜合價格指數月環比下跌1.77%。上海鋼聯我的鋼鐵網首席分析師汪健華預測指出,基本面壓力逐步加大,倒逼價格下跌,但在政策一致預期向好以及需求逐步啟動背景下,后期有望企穩甚至反彈。
鋼價回暖拉高鋼企盈利
2016年,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國內需求回暖的雙重推動下,鋼價結束了5年來的單邊下跌,年內上漲超過70%,全行業也隨之走出虧損泥潭。較之2015年36家上市鋼企中超過一半全年虧損的境況,2016年有近九成企業預計實現盈利。
部分巨虧的鋼企去年成功逆襲。曾經的“虧損王”酒鋼宏興預計,2016年凈利潤將達7800萬元左右,而公司2015年同期虧損73.64億元。2015全年凈利虧損超過75億元的武鋼股份也預計2016年扭虧為盈,且全年凈利達到4.06億元。鞍鋼股份預計,2016年全年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6.10億元,而2015年同期虧損45.93億元。馬鋼股份則從前年虧損48.04億元逆轉為去年盈利12.28億元。
*ST八鋼和*ST韶鋼也雙雙在2016年“咸魚翻身”。*ST八鋼預計全年凈利為2000萬元,*ST韶鋼預計全年凈利為1.05億元。
此外,部分企業在前年盈利基礎上實現利潤大幅增長。其中,行業龍頭寶鋼股份公布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16年度凈利潤將增加770%,意味著其凈利潤或達88.13億元;新鋼股份從2015年盈利6056萬元變為2016年盈利4.8億~5.8億元,增幅約達700%~860%;方大特鋼也預計2016年凈利潤增幅達490%~540%。
不過,仍然有4家企業虧損。其中,2015年虧損近30億元的華菱鋼鐵去年雖大幅減虧,但仍將虧損8億~13億元,主要由于無縫鋼管市場低迷、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人民幣貶值以及汽車板公司仍處達產達效中。重慶鋼鐵2015年虧損近60億元,2016年仍然預虧43.75億元左右,主要因為公司未能實現規模生產、財務費用等固定成本較高。
市場供需壓力明顯加大
截至1月25日,分品種看,長材價格指數下跌1.78%,扁平材價格指數下跌1.76%。鐵礦石綜合價格指數月環比上漲8.28%,其中進口礦價格指數上漲14.39%,國產礦價格指數下跌0.40%,實際走勢符合預期。汪健華分析認為,2月份鋼鐵市場的壓力主要體現在供需與資金壓力加大。
在供需方面,1月份鋼鐵行業生產指數反彈至48.6%,環比上升3.7個百分點,說明鋼廠在較高的盈利水平下,生產的積極性明顯增強。根據上海鋼聯的調查,盡管短流程企業開工率在節前快速回落,但占總全國產量85%左右的163家長流程企業高爐產能利用率達到82.05%,環比增1.39個百分點,同比也高出2.87個百分點,節后增幅更高。
從內需看,即使在南方,要到2月中旬或以后,在華北、西北,要到2月下旬或以后,而東北的需求更是要到3月才開始啟動。
外需方面,2016年1月出口973萬噸,12月出口780萬噸,估計今年1月出口同比減少200萬噸左右。所以,供需壓力逐步加大。
鋼材社會庫存將迎來春節后的第11周連漲,而前9連漲庫存上升了238萬噸,尤其是第9周上升了82.88萬噸。據預計,社會庫存高峰可能在2月下旬前后出現,有望達到2015年的水平。
由此可見,供給比預期的大得多,如果持續一段時間,供需壓力持續加大,鋼價必將承壓下行。
今年鋼企盈利預期向好
而隨著原燃材料及產成品價格的大幅上漲,企業采購原燃材料以及產成品占用資金大幅上升。同時,支撐鋼價的主要因素是打擊“地條鋼”的政策預期。而3月局部區域需求啟動,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大家做多的信心。
在去年全行業市場回暖利潤修復的態勢下,今年鋼鐵企業的經營目標有望更上一層。中國寶武鋼鐵集團2017年工作會議提出,武鋼集團今年的經營工作目標是實現營業收入360億元、利潤5億元。去年經營維艱的重鋼集團,則定下了2017年盈利1億元的目標。去年實現扭虧為盈的南鋼則在“十三五”轉型發展規劃中提出,力爭到2020年,銷售收入超過1000億元,新產業收入占比爭取超過鋼鐵主業,年利潤達到20億元。
總體來看,市場對于今年鋼鐵行業持續盈利抱有一定預期。長江證券在最新報告中指出,2017年鋼價大漲或深跌概率都不大,均值將較2016年有所提高,而成本端的焦炭和礦石將受制于基本面。因此,全年價格增速從高到低或依次為鋼鐵、煤炭、礦石,鋼鐵這一中游冶煉環節在產業鏈中所處地位將得以提升,鋼企盈利預期也將相對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