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遼寧三洋重工起重機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起重機公司)與沈陽利源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簽訂206臺起重機合同。該合同開創了起重機行業歷史,創造了全國起重機行業單筆合同額紀錄,也成為全國起重機行業第一單。
近兩年我國起重機行業面臨非常大的困難,總體呈低迷走勢。開原作為中國起重城,大部分企業無訂單,有的甚至處于停業狀態。今年起重機公司在總經理徐寶奎的帶領下,在企業管理、技術創新、勞動用工、安裝維保等方面進行大膽創新,使企業走出困境。徐總親力親為,親自跑市場,開年就與利源公司簽訂了大合同,鼓舞了士氣。他們僅用了3個月時間提前完成生產任務,堪稱起重機行業奇跡。8月17日我們在起重機公司采訪當天,徐總從新疆傳來好消息,20多臺起重機項目與客戶基本達成意向,另外還有600多萬的項目正在組織生產。
技術創新新品唱主角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徐總上任之初就強調起重機必須創新,淘汰老舊、笨重起重機。這批利源項目的起重機全部為自主研發的歐式起重機。新穎的外觀、合理的自重、舒適的操控贏得了利源公司的青睞。同時這種起重機由于合理的設計性減輕了輪壓,利源公司在廠房鋼結構方面節省了很多資金,這也是利源公司能與起重機公司合作的一大重要之處。
改良工藝生產效率倍增
起重機車間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確保完成生產目標,全體員工集思廣益,獻計獻策。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和提高生產進度,徐總經常深入生產一線。他們發明了一些實用的生產設備及有效的加工方法,從而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對原有的銑邊機進行改造(軌道長度3米加長至5米),保證了多種長度的端梁加工工作。加工完的工件在轉序上也做了科學改進,效率倍增。半自動切割小車由原來的單槍切割改制成雙槍切割,速度提高了一倍。
比質比價降低采購成本
徐總親自走訪各大供應商,鎖定鋼材價格,選擇性價比最高的配套廠家,并且全部產品質保3年以上。將供應商召集在一起進行公開招標,利用競標的方式擇優選用質量高、服務好、價格低的供應商為合作伙伴。最后采用的各個配套件價格比過去的采用價格降低20%左右,為公司創造了很大一部分利潤空間。
多勞多得企業凝聚力高漲
按過去的勞動用工及分配制度,很難完成利源的訂單。公司對人員進行合理調配,發揮自身最大能量。各車間采取靈活機動自由編組形式,以班組為單位分成8個組,利用公司給予的獎勵政策,按臺計費的方式來激勵員工爭當創客。為了完成任務,大家都卯足了勁干活,早來晚走,中午吃完飯就開始干活,3個月沒休息過1天,大家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企業凝聚力空前高漲。效率提高了一倍,員工收入隨之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自身價值得到充分調動和體現。起初外界一片質疑,認為起重機公司不可能完成訂單。今天三洋人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打質量戰杜絕殘次品
為了強化產品質量意識,公司多次召開現場質量專題會,強調產品質量是企業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只有保證產品質量,才能夠以質取勝,按照徐總制定的只打質量戰,不打價格戰的原則站穩市場。用現場案例來說明存在的質量問題,要求各部門負責人嚴把質量關,如果質檢發現質量不合格,都會退回并進行處罰,確保產品合格率100%。現在由過去不情愿接受質量檢測和處罰,變成主動要求質量檢查,并能心悅誠服地接受處罰。
徐寶奎總經理經常提到,商場如戰場,每一個合同的簽訂和完成都是一場戰役。在徐總的領導下,全體員工團結一心、敢打敢拼,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打贏了一個又一個戰役,公司也走上了一條健康穩定、持續發展的道路,企業實力和形象也得到極大提升。兩年來遼寧省、鐵嶺市和開原市的主要領導多次到起重機公司視察、調研,開原市將起重機公司作為開原市的一張名片、城市的窗口,只要有重大參觀考察活動,起重機公司已成為必去的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