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省的核心增長極,合肥“十三五”期間將成為發展的強勁龍頭。在合肥市政府5月最新印發的全市“十三五”規劃中,作為省會的合肥將瞄準打造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加深對外開放的程度,加強與北京、上海這兩大中心城市的互動;一系列惠民措施也將同步呈現。
[開放互通]雙城旅游聯票將發行
作為長三角副中心城市,合肥強化與滬寧杭等城市互動發展。其中將推動與上海的“雙城”合作,推進建設合肥上海產業園,共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借助上海作為國際航空港的作用,推動上海~合肥國際聯航。規劃中提出:鼓勵上海優質學校、醫院來肥辦學和建立分院,發行雙城旅游聯票。
在對接長三角的同時,合肥也將與珠三角、京津冀、長江中游城市群等區域交流互動。其中,對于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合肥也將積極承接,合肥北京產業園已提上了規劃建設的日程。此外,作為“一帶一路”的節點城市,合肥規劃建設中德(合肥)創新產業園、中韓(合肥)科技產業園。
[創新之都]聯想將建合肥研究院
安徽創新未來五年將持續升格,省會合肥將著力建設有重要影響力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產業創新中心。其中不僅要建設國家大科學裝置群、構建共性技術研發圈,還將建設高端協同創新平臺。創新主體的活力也將被激發,到2020年,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600戶以上,技術合同總成交額、發明專利申請和授權量翻一番。企業研發機構數、研發投入額、研發人員數、授權專利量占全市比重提高到80%。
代表項目
中科院合肥大科學中心、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二期、合工大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北大未名生物經濟研究院、聯想合肥基地研發中心、新能源汽車公共服務平臺等。
[產業集群]省立醫院將建養老項目
合肥將形成西部、東北部、西南部、東部四大新型工業化發展極;江淮運河和東北部兩大產業走廊;合六、合銅宜、合淮、合蕪、合寧五條產業帶。
新興產業到2020年,國家級和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超過10個,產值超千億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達到4個。傳統產業則推進實施“機器換人”行動計劃;到2020年,傳統制造業產值達到9000億元。現代服務業到2020年增加值達到4600億元。現代農業將推進環城都市精品菜、沿嶺特色瓜果菜、沿湖生態水生菜、沿路高效設施菜、園區伏缺保障菜等優勢蔬菜基地建設;推進環巢湖、紫蓬山、大圩、三十崗等鄉村旅游休閑度假區建設。
代表項目
京東方10.5代線、賽為智能軌道交通地面乘客信息系統產業化項目、中國(合肥)北斗數據科技園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項目。合肥中車軌道車輛造修基地、低空通用航空飛機生產基地等智能制造項目。江淮高端及純電動輕卡、合肥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及運營示范工程。 “少荃湖新城”城市綜合體、中國摩超大型綜合體、首創鉅大奧特萊斯城市綜合體、省立醫院老年醫學康復中心、中鐵四局養生養老產業園等。
[現代都市]軌交2020年達170公里
城市格局上,合肥將壯大發展副中心以中心城區標準,加快建設合肥東部、南部、北部三大城市副中心。與市民關聯度極高的市政交通設施方面:建成軌道交通1-5號線,啟動建設1-3號線延伸工程和6-8號線,力爭到2020年軌道交通里程達到170公里,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高到30%以上;主城區常規公交線網密度達3公里/平方公里,公共交通站點500米覆蓋率達100%。在軌道交通站口、大型公共場所等建設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
代表項目
數字城管信息系統二期、合肥市城市視頻監控系統二期、高速公路智能交通及分中心建設工程、高速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工程、市區智能交通系統項目、高新區智慧城市試點工程、智慧糧庫工程、方興智慧社區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