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5-2030)
一、總則
1、規劃年限:
近期:2020年;遠期:2030年
2、規劃范圍:
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研究范圍涉及全市域,重點研究滁來全城鎮群,包含滁州市瑯琊區、南譙區及來安縣、全椒縣行政區域,約1780平方公里。
二、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目標
遠期建立一個與土地利用相協調、規模合理、層次清晰、高效一體化的城市軌道交通體系。形成以軌道交通為骨干的城市綜合交通客運體系,實現各交通系統之間的無縫換乘,促進一體化綜合交通系統的構建,加快融入長三角和南京都市圈、合肥經濟圈,與周邊蚌埠、馬鞍山等其他相關城市,建立協作分工關系。中心城區各組團間40分鐘內通達;中心城區外圍組團與城市核心區60分鐘通達;遠期中心城區公交出行分擔率達35%以上,軌道交通出行占公共交通出行總量的30%左右;遠期主要通道上公共交通承擔45%以上的跨區出行,其中軌道交通承擔40%以上。
三、城市軌道線網規劃方案
遠景年規劃形成以中心城區為中心的放射狀線網,共由4條線組成。線路全長160.44km,其中滁州境內133.09km,全線設61車站,其中滁州境內54座。
遠景推薦線網方案線路特征一覽表
1號線:為東西向骨干線,連接汊河新城、蘇滁產業園、城東工業組團、城南新區、市政府、科教園及高鐵滁州站。線路主要經由洪武路、豐樂大道、龍蟠大道、徽州路、揚子路、碧桂大街。線路全長55.32km,其中滁州境內線路里程47.06km。全線設車站13座(滁州境內車站12座),其中換乘站3座。
2號線:為南北向骨干線,連接區瑯琊新區、老城區、城南新區、京滬高鐵滁州站和全椒組團、滬漢蓉鐵路全椒站。線路主要經由三官路、寶山路、南譙路、中央東路、永樂路、椒陵大道、儒林路。線路全長37.56m,設車站24座,其中換乘站3座。
3號線:南北向輔助線,連接來安組團、示范園組團、蘇滁現代產業園、老城區及鐵路滁州北站。線路主要經由建陽路、城南路、勝利路、蘇滁大道、揚子路、瑯琊路。線路全長28.35km,設車站15座,其中換乘站2座。
4號線:為東西向輔助線,連接滁州高鐵站、城南新區、南譙新區(烏衣鎮)及南京新林場站。主要經由洪武路至至烏衣鎮,再經雪楓路轉向南京方向,經湯泉鎮、永寧鎮至南京江北新區新林場站。線路全長39.31km,其中滁州境內20.12km。全線設車站9座(滁州境內3座),其中換乘站2座。
四、軌道交通線網分期實施方案
根據軌道交通建設時序規劃及建設時機安排,結合滁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發展戰略。滁州市軌道交通線網分期規劃方案如下。
第一階段:2020年以前,滁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的起步階段
2020年以前,開工建設1號線全線,全長55.32km,其中滁州境內線路里程47.06km。本階段軌道交通主要為了滁州加強與南京間的聯系,推進滁寧一體化,加快融入南京都市圈。軌道交通串聯了高鐵滁州站、城南新區、蘇滁現代產業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園、水口鎮、汊河鎮、南京新林場站等重要客流集散點。著力推進滁寧一體化,引導和支撐蘇滁現代產業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園建設發展,并帶動汊河新城的建設發展,加強高鐵站與中心城區的快速聯系。形成滁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的示范工程。本階段是滁州市軌道交通的起步階段。
第二階段:2020-2030年,滁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階段
2020-2030年,開工建設2號線和3號線全線及4號線一期工程,線路總長79.87km。其中,2號線為南北向骨干線路,加強全椒與主城區的聯系,緩解中心城區交通壓力,線路自瑯琊新區北外環路站至全椒火車站,全長37.56km;3號線連接老城與來安,加強來安與中心城區的聯系,線路自主城西澗路站至來安城北路,全長28.35km;4號線連接高鐵滁州站、城南新城、南譙新區,線路自高鐵滁州站址烏衣鎮,全長13.96km。本階段軌道交通新增線路主要用于加強來安、全椒副城與中心城區之間的聯系,促進南譙新區的發展,實現全椒、來安等城市遠期重點建設區域的軌道交通覆蓋,在城市核心區形成 “T字”形軌道交通主骨架網絡,軌道交通覆蓋城市東西向、南北向主要交通走廊。項目建成運營后,中心城區軌道交通實現基本成網,軌道交通的網絡效益初步體現。本階段是軌道交通線網的發展階段。
第三階段:2030-2050年,滁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的完善和展望階段
2030-2050年,開工建設4號線二期工程,4號線由烏衣鎮延伸至南京新林場站,進一步加強滁州與南京間的聯系,促進寧滁同城化發展。建設里程19.19km。本階段是滁州市軌道交通網絡的優化和完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