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高鐵將走進美國、印尼、俄羅斯、巴西等國家,在高寒氣候條件和復雜地質條件下展現先進的高鐵技術。
2016年1月21日,由中方設計承建的印度尼西亞“雅萬高鐵”項目正式在印尼瓦利尼開工。這是中國鐵路“走出去”戰略的里程碑事件。
除了雅萬高鐵,根據2016年1月中鐵總召開的“鐵路工作會議”,中國還將攻克推進更多的海外鐵路基礎建設項目,包括俄羅斯莫斯科-喀山高鐵、美國西部快線、馬來西亞-新加坡高鐵、橫跨南美洲大陸的兩洋鐵路、坦贊鐵路等。
目前,界面新聞已向中國鐵路總公司內部人士證實該消息的準確性。
在太平洋的對岸,由中鐵總和美國西部快線公司合資建設的美國西部快線鐵路項目即將開始啟動。西部快線高速鐵路全長370公里,將連接內華達州的南部與加利福尼亞州的南部。
該項目響應兩國元首開展中美經貿務實合作的共識,是中國與美國首個系統性合作的高鐵項目,是中美經貿合作的重大基建項目之一,對中國鐵路“走出去”具有特殊意義。
美國的陸上交通一直是以發展公路為主,鐵路發展相對緩后。拉斯維加斯和洛杉磯作為美國西部兩個重要城市,公路常出現擁堵情況。西部快線完工后,將大大舒緩兩城間的交通壓力。
目前雙方已經緊鑼密鼓地開展包括確定融資計劃在內的相關工作,預計工程于2016年9月底開工建設。
另一個重點攻克項目為俄羅斯莫斯科-喀山高鐵項目。去年6月,中國正式與俄羅斯簽署合約,中國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將與諾夫哥羅德地鐵設計院共同承擔勘測設計工作。
這條高鐵大部分位于高寒地區,而中國在高寒高鐵建設施工和高寒動車組裝備方面都具有相當豐富的經驗。2012年12月,世界上第一條穿越高寒地區的高速鐵路的哈大高鐵正式通車,該列車能在零下50攝氏度極限條件下正常運行。
除了高寒氣候的限制,復雜的地質條件也是一大難題。由中國、巴西、秘魯合作規劃的橫跨南美洲大陸的兩條鐵路需要穿越高大的安第斯山脈,從秘魯的港口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
中國在這一項目的作用是關鍵的,因為中國擁有全球頂尖的高原鐵路工程設計建設能力,施工周期短且平均造價低,穿越安第斯山脈的施工技術方案正是這一項目成功的關鍵。
目前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馬運河長期處于美國控制下,兩洋鐵路建成后將成為一條巴西通往亞洲的便捷通道,打破對國際物流的壟斷。另一方面,鐵路網的建設也將大大拉動拉美國家自身的經濟發展。
除了2016年即將動工的高鐵項目,目前在建的重大項目包括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匈塞鐵路、巴基斯坦拉合爾橙線輕軌、印尼雅萬高鐵等。
一方面,國際高鐵市場需求龐大,在目前國際能源及鋼材價格走低的背景之下,越來越多的基礎設施建設將適時啟動,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塊巨大的經濟蛋糕。
另一方面,中國鐵路及地鐵相關技術世界領先,且擁有在各種地質條件和極端條件下建造鐵路的經驗,鐵路技術輸出將使鐵路出口迎來廣闊的市場空間。
中國鐵路建設裝備及技術對外輸出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由中國、坦桑尼亞和贊比亞三國合作完成的坦桑尼亞-贊比亞鐵路。在政治意義濃厚的建設工程背景之下,這條鐵路成為中國與非洲建立緊密政治合作的試金石。
現如今,中國整體工業化水平和對外基礎建設項目輸出能力已經今非昔比。中國鐵路設備的出口市場已遍布亞洲和歐美地區,實現了六大洲的全覆蓋,鐵路裝備也從單純的產品出口向產品、工程、技術、標準全方位輸出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