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電話就賺幾千塊,信息費高的能到8000塊,一個月談成50臺是完全沒問題的。”在一位工程機械二手機經紀人的眼里,雖然無序混亂,而且有很大的風險,但這確實是一個“坐著數錢”的暴利行業。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中國市場上的工程機械主要產品保有量約為650萬~704萬臺,其中挖掘機148~160萬臺,裝載機174~189萬臺。在需求下降、新機銷售遲滯的大環境下,如此巨大的市場保有量正讓二手機交易變得愈加迫切與頻繁。
然而,由于標準匱乏、秩序混亂,私底下進行的二手機交易其實遠沒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美好,上當受騙,幾乎是家常便飯。
“機器定好了,合同也簽了,挖機上了拖車,中介買家這時候往往就開始打款了,但之后挖機悄沒聲地就下了拖車,接著人車消失。這種情況下即使報案也很難起作用,因為賣家或信息員可能連身份證都是假的。”
當然,這或許只是極端情況下的個例,更常見的情形是賣家利用信息不對稱,“瞞天過海”,以次充好,蒙騙買家。
比如,噴漆翻新、換或修三大件、在時間表上動手腳、大臂斷裂翻新、矯正車架、換銘牌、清洗部件等等,通過種種不正當手段讓原本殘破不堪的設備煥然一新,以此達到高價賣出的目的。
遺憾的是,如此亂象在當前行業形勢下幾乎難以避免,沒有制度和規則制約,單靠道德去約束,顯得異常蒼白無力。買家要想在這種私底下的交易中避免受騙,除了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幾乎別無它法。
更令人擔憂的是,目前國內的二手設備交易量有80%左右是通過私下交易——即二手市場或私人面對面交易來完成的,可以想象這個市場究竟有多么混亂。
當然,二手機交易還有其它一些較為規范的方式,比如借助第三方平臺進行的二手機拍賣就是一種更加透明、更加公平的交易方式。近年來,在利氏兄弟以及易極的大力推動下,二手機拍賣尤其是無底價拍賣在國內從無到有,悄然間興起并迅速得到推廣。
拍賣最理想的情況,無非是吸引到足夠多的用戶參與到競價過程中,從而讓市場來決定設備的真實價值。而在此過程中,拍賣平臺能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決定著它能做多大以及最終能走多遠。
必須承認的是,拍賣為國內的二手機交易提供了一個十分重要且順暢的通道,然而每年這數十場拍賣會所促成的幾千臺銷量相對于市場上一百多萬臺的保有量實在是九牛一毛,所以行業迫切需要一種常態化的方式去持續規范二手機交易,比如建立地方性甚至是覆蓋全國的第三方二手機交易平臺。
不過在此之前,整個工程機械行業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參考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為每一臺工程機械設備建立身份識別系統。
據了解,目前,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都存在工程機械的身份識別系統,無論是新機還是二手機亦或是再制造設備,通過身份識別系統都能跟蹤調查,同時對于機器本身的問題、使用年限、性能等參數也可以清晰地呈現出來,這種措施將從很大程度上讓整個工程機械行業的銷售變得透明起來。
有了身份識別系統做基礎,再加上第三方的規范和監管,相信二手機交易將越來越順暢。
“回爐再造”是二手機在再銷售之外的另一個重要歸宿。
據統計,工程機械產品的舊件利用率可達80%以上,卡特彼勒在全球范圍內售出的零部件有20%是再制造的零部件。最主要的是,再制造的成本大約只是新品的50%,同時可實現節能60%、節材70%,對環境的不良影響顯著降低,可有力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因此,國家一直在大力促進再制造產業發展,越來越多的工程機械企業也開始切入這一領域。
記者了解到,目前,徐工、中聯、三一、柳工、廈工、山推、天津工程機械研究院等企業及科研院所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以不同模式開展了工程機械再制造技術研究和產業化工作。
作為再制造產業的“糧食”,國內數量龐大的二手工程機械將為再制造行業提供充足的“食材”。按照機械設備的壽命周期,到2020年,每年的工程機械設備報廢臺量預計高達120萬臺,屆時,再制造必然成為二手機的一條最為重要的出路。
統計顯示,在發達國家里的工程機械市場,二手設備銷售利潤率占比達到15%,甚至要超過占比10%的新設備銷售。二手機,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充滿了驚喜,但也遍布著荊棘,讓每一個身在其中的角色,痛并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