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距北京市區僅40公里,堪比一個遠郊區縣的位置。憑借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在京津冀一體化的國家戰略布局中,廊坊被確定為京津冀中部核心功能區的重要城市,用以疏解首都城市功能,承接外遷企業,有專家稱,廊坊將是京津冀一體化中的“最大受益者”。
廊坊到底會迎來怎樣的利好?跨越京冀的北京新機場或許是廊坊得到的“第一塊蛋糕”,未來臨空經濟區的規劃更值得期待。此外,廊坊管轄的固安縣、永清縣、廣陽區多個開發區都已張開雙臂準備迎接北京企業。本期報道,我們關注河北廊坊,看看京冀協作在這里結出哪些果實,又有哪些愿景值得期待。
北京新機場跨越大興、廊坊,在拆遷補償方面,兩地存在明顯差異,最根本原因還是兩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在京津冀一體化的背景下,新機場將廊坊和北京緊密聯系在一起,也成為縮小兩地經濟差距的重要契機。
據介紹,在對接北京外遷企業方面,永清、固安兩個縣進展較快,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廣陽區經濟開發區與北京企業的對接實質進展較少。
無論是臨空經濟區還是永清經濟開發區,記者得到的信息都包含一個“等”字。廊坊市政府一名相關負責人告訴京華時報記者,這種狀態并不難理解,從一項國家工程或者國家戰略的提出,到真正見成效,等個三五年時間很正常,甚至會更長。
有關臨空經濟區的國家規劃尚未出臺,廊坊部分到底如何布局,目前尚無從下手。那么,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已經出臺,廊坊如何定位發展?京華時報采訪廊坊市政府,對方給出的回復是“先低頭做事,宣傳的事先不提”。相關人士表示,河北省可能還要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綱要進一步做省內規劃,所以廊坊還不好明確給自己定位。
目前,新機場以及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尚未落地,廊坊市是否可以再等等?陳耀認為,按照規劃要求,2017年之前,京津冀協同發展在交通、生態、產業方面要有明顯成效,北京進行功能疏解、產業轉移的任務重、時間緊,廊坊應該抓住這個機會。他說,產業的轉移具有周期性,之前國內外產業區域轉移中都有這個特點。過了集中轉移的周期,廊坊就錯過了吸引企業落地的機會。很多企業對于地理位置的要求不是很高,如果其他區域優惠政策明顯,企業就會選擇其他區域,廊坊就失去承接的可能。新機場、高鐵、高速路的建設是有預先規劃的,未來狀況可以預見,因此,在現有優惠條件激勵下,企業會提前做出決策,不需要也不能等,對于承接北京外遷企業的廊坊也是如此。
協同發展看廊坊
◎廣陽區經濟開發區
作為后起之秀,目前引入的北京企業不多,而且都是與新材料、環保節能有關的高附加值企業。因地理位置優越、土地稀缺,目標定位較高。
◎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
位于廊坊市區,是有著近20年發展史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接近飽和,受制于土地面積限制,能承接的北京企業有限,從去年到現在,還沒有新增加北京企業。
◎北京新機場
北京新機場位于大興區禮賢鎮、榆垡鎮與廊坊市廣陽區交界處,按照國家發改委的批復,新機場工程將按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0萬噸、飛機起降量62萬架次的目標設計,建設工期為5年。新機場建成后或成為僅次于首都機場的國內第二大機場。
◎固安
鄰近北京新機場,與京開高速相接,交通便利,有足夠空間承接北京企業。固安產業城今年9月剛剛引入一家新材料企業。
◎永清
鄰近北京新機場,與建設中的京臺高速相接,交通便利,有足夠空間承接北京企業。去年,廊坊與西城區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將在永清共同打造現代化物流園區、專業批發市場和商貿中心,在金融產業、文化創意領域開展合作。永清還與亦莊經濟開發區“聯姻”,要建設北京亦莊·永清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