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度五
地方債
上半年:置換債券化解債務風險進行時
下半年:地方債置換推進財稅改革
近兩年來,地方政府債務一直被認為是中國當前面臨的多重經濟風險中最重要的風險點之一。中國地方債存量已經不小,其風險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更顯突出。上半年,中國政府用地方債置換降低了地方政府的利息負擔,讓地方政府騰出手腳可以投入落實積極財政政策的具體行動中去,有利于穩增長。
審計署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國各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達20.7萬億元,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則有10.8萬億元。
3月12日,財政部發文確認置換1萬億地方債,置換債券由地方政府自發自還,并且必須用于今年到期的債務。盡管財政部之前就提出了發行1萬億元的地方債來置換地方政府到期存量債務的政策,以便為地方政府融資,但由于地方債的收益率偏低,市場熱情不高,所以推進相當緩慢。
5月12日,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微博]、銀監會聯合發布了定向發行地方債方案。隨后,在5月18日,2015年江蘇省政府置換地方債發行完成招標,標志著2015年首單萬億元地方債置換大戲就此拉開帷幕。
據統計,5月18日以來,14個地方政府發行了20批次的地方政府債券,總額4919億元。5月份發行了1341億元,6月份前兩周發行了3578億元,遠超國債發行量月均不到2000億元的規模。
在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地方財政收入增速持續放緩的形勢下,發行地方債券置換存量債務,有利于保障在建項目融資和資金鏈不斷裂,騰出部分資金支持重點項目建設,既促進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又有利于化解財政金融風險。
下半年:地方債置換推進財稅改革
置換債券是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的重要舉措之一,將進一步化解地方償債壓力,騰出更多資金用于重點項目建設。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對于置換債券的猜想仍未結束,今年或仍有第三批債務置換。
海通證券宏觀債券首席分析師姜超認為,財政部指出已批復的額度需用于償還審計確定的截至2013年6月底債務中將于2015年到期的1.86萬億債務,而2013年6月后確定的債務中將于2015年到期的部分也需置換,不排除推出第三批債務置換的可能。
不過,債務置換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債務問題,債務置換解決的是短期債務償還問題,只是以“時間換空間”將還債壓力推遲,從長遠來看,要從根本上解決地方債務風險還是要推動財稅體制改革。要加快明確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權和支出責任,加快建立財力和事權相匹配的財政分權體制。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周景彤認為,未來,順利進行債務置換,要兼顧解決當前問題和促進中長期改革,特別要重視相關配套政策和制度的供給。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的開展,是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 “地方政府債券的順利發行,既有效控制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又開辟了地方財政資金穩定來源,這也是規范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的一個重要方面。”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說,近期的各項措施,進一步推動了財稅體制改革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