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產業集中度降低,同質化競爭進一步向高端產品蔓延。近年來鋼鐵行業效益不佳,企業兼并重組意愿下降。2014年,粗鋼產量前10家企業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36.6%,同比下降2.8個百分點。大型鋼鐵企業精品板材項目多為汽車板、電工鋼等高端產品,已出現過剩跡象,低牌號取向電工鋼、無取向電工鋼及普通質量汽車板市場壓力進一步加大,高端產品同質化競爭日趨加劇。
(四)出口產品大幅增加,引發貿易摩擦沖突加劇。2014年,我國出口鋼材占全球鋼鐵貿易量的32.2%,創歷史最高水平。其中含硼鋼前11個月累計出口3976萬噸,占當期的47.5%左右,多個國家對我國鋼材產品采取貿易保護措施。2014年國外對我鋼鐵企業發起的貿易救濟措施調查達到40起,且發起調查國家除原有的歐美發達國家,又增加了亞洲、非洲、拉美發展中國家,范圍逐步擴大。
(五)地條鋼、無票銷售現象擾亂鋼材市場,市場公平競爭亟需解決。受行業不景氣影響,部分中小企業采取生產地條鋼、無票銷售等違法違規手段獲取市場份額和利潤,嚴重擾亂了市場公平競爭環境,不僅擠壓了正規經營企業市場空間,也為落后產能提供了生存空間,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
三、2015年鋼鐵行業發展形勢展望
整體看來,2015年鋼材供過于求的現狀難以好轉、出口將略有降低、鋼材價格仍將地位徘徊、鋼廠盈利狀況難言樂觀,鋼材市場將依然弱勢運行。
(一)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速度將加快。我國經濟已經進入中高速發展的新常態,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集約增長,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存的深度調整。新常態下我國鋼鐵消費已進入峰值弧頂區,消費的質量和個性化需求越來越高,鋼鐵行業由原來的依靠數量擴張和價格競爭逐步向依靠質量、差異化競爭轉變。新常態為鋼鐵行業產業轉型發展提供了外部空間和發展動力,結構調整步伐將進一步加快。
(二)國內投資增速下滑,鋼鐵下游需求短期難有較大改觀。2014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2002年以來的最低值。在我國經濟增長模式發生深刻轉變的背景下,預計2015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進一步降低,鋼材需求難有較大改觀。但也應該看到,“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國家重點戰略將對鋼材需求起到一定的拉動作用。
(三)鋼鐵產能慣性增加,化解產能過剩任重道遠。雖然2014年我國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業投資下降5.9%,但仍處于相對高位,鋼鐵工業新開工項目仍有2037個,同時考慮前期建設項目產能的慣性增長,2015年全國粗鋼產能規模仍有增長的可能。
(四)新環境保護法實施,鋼鐵企業環保壓力將加大。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于2015年開始實施。根據鋼鐵工業實際投資情況,要達到國家新排放標準,初步估算噸鋼環保投資需增加13%,噸鋼運營費用約增加200元,較實施前增加40%左右。新環保法的實施將督促企業加大環保投入,促進企業技術創新。
(五)出口退稅政策調整,鋼材出口略有下降。2015年,國家取消含硼鋼出口退稅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低附加值鋼材產品出口,但與日、韓、德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鋼材具有價格優勢,國內過剩產能會積極尋求出口,預計2015年我國鋼材出口總量仍將維持在較高水平。
四、2015年保持鋼鐵行業持續穩定發展思路
2015年鋼鐵行業要緊緊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和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歷史機遇,堅持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核心,適應經濟新常態,力爭在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推進鋼鐵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化解、促進兩化深度融合、提升鋼鐵行業競爭力和企業效益方面取得新進展。
(一)完善鋼鐵行業規范管理
鋼鐵行業規范管理工作是加強和改善行業管理,進行事中事后監管的有效嘗試,效果顯著。在已公告305家規范企業的基礎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重新修訂《鋼鐵行業規范條件》,加強節能環保等標準約束;配套出臺《鋼鐵行業規范企業管理辦法》,對已公告的規范企業開展動態管理。同時,建設規范企業信息綜合數據庫,為規范管理提供信息支撐。
(二)推進鋼鐵行業兩化融合
根據《原材料工業兩化深度融合推進計劃(2015-2018年)》(工信部原[2015]25號)總體安排,2015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著力推進鋼鐵行業兩化融合,開展智能工廠應用示范,推動并制修訂一批兩化融合標準,支持大型鋼鐵企業自有電子商務平臺向行業開放平臺轉化,推動汽車板、造船板等個性化訂單加工配送。
(三)加強行業規劃引導
結合編制中的《中國制造強國2025規劃發展綱要》,為促進鋼鐵工業由大到強,2015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制定發布《鋼鐵工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進一步推動落實有關配套政策措施;同時將適時發布《鐵礦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0-2025)》,引導我國鐵礦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四)繼續推進鋼鐵產能過剩矛盾化解
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做好2015年淘汰落后任務的下達和監督檢查工作。積極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會同質檢、工商、發改等部門開展打擊地條鋼專項行動。以新環保法實施為契機,會同相關部門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倒逼過剩產能退出市場。
(五)推進上下游產業協作
依托我部已經建立的協調工作機制,繼續推進高強鋼筋、高性能電工鋼、船舶和海工用鋼的推廣應用,促進標準制修訂,推動船用鋼材加工配送。推動解決國產高端耐磨鋼等鋼材產品推廣過程中遇到的政策障礙及市場瓶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