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想重工高空作業平臺相對國內其他企業的起步是比較早,自2007年大陸還沒有幾家企業從事高空作業平臺的研制,到了21世紀,國內才陸續推出了推廣化機型。隨著改革發展的影響,大量的引進新型研究方案和機型,并不斷消耗吸收先進的技術,運想重工高空作業平臺以開始從路政照明系統、園林修建、公安消防營救、交通以及電力等行業迅速推廣,使得我國的高空作業平臺行業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 品種數量不斷增加
在十多年前,中國的高空作業平臺產品主要是以剪叉式為主,產品的移動主要是靠人力來推動,體積大和質量重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和工作場地轉換。隨著國民經濟和城市化建設的大力發展,高空作業平臺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各個企業都爭相研制高空作業平臺,運想重工在幾年的時間里開發了自行剪叉式平臺、單桅柱鋁合金平臺、折臂式平臺等一系列產品。之后又陸續開發了電動機自行式高空作業平臺,為國內的建筑、倉庫搬運、機場建設和工礦企業的安裝檢修工程等提供了大量的產品。同時也推出了自行式單桅柱核自行式雙桅柱鋁合金平臺。以上產品很快的就投入了市場并且取代了進口產品。
2. 產品性能不斷提高
中國的高空作業平臺不斷的學習和吸收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開發了許多新的產品,其產品的技術水平和產品的質量都有一定程度上有顯著的改善,部分產品達到了國外同類產品的水平。如開發的絕緣性高空作業平臺可以在 20KV 的環境下工作 5 分鐘。運想重工的多桅柱鋁合金平臺工作高度為 22m,為了提高作業平臺的安全性還研制了新型防爆型桅柱鋁合金平臺。此外,運想根據市場的需求研發了用于營救的 30m 以上高空消防作業車。徹底打破了國內在 30m 以上的高空作業平臺需要進口的狀態。
3. 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擴大
國內一些汽車起重機等行業的大中型企業利用自身在車載底盤制造的優勢,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根據現有的底盤產品的發展以及基礎零件的更新,不斷的加大新產品的投資和開發力度,走出適合市場發展的道路,不但使得企業的生產和銷售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可以使得下屬公司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