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電建二公司一臺服役三十年的“高齡”起重塔機,在河南洛陽華能熱電廠9000平方米水塔施工工地上,創造連續了四個月不間斷吊裝配合,直至塔機拆除,沒有發生任何機械故障,為該公司僅四個月完成9000平方米冷卻水塔施工到頂創下了最短施工記錄立下了汗馬功勞。
“高齡”起重機因運行年限長而普遍稱為老舊機械,老舊機械的運行是施工企業最大的安全隱患,也會影響到工程質量與工程進度。隨著安徽電建二公司承建項目的遞增,老舊機械成為用之擔心、棄之可惜的“雞肋”。
為使老舊機械再次煥發青春,并達到安全穩定運行的要求,安徽電建二公司機械化公司在原有機械設備的月檢、季檢和巡檢制度上,針對“老舊”機械管理制定了專項“套餐”。具體為:增加每次大件吊裝或改變工況等施工作業前進行整套檢查;吊裝配合中增加旁站監督檢查與多項應急預案;吊裝作業后進行綜合全面檢查與設備運行評價;機械設備轉場停置后,運至合肥機械維保中心大修車間進行全面維保保養、檢查與檢測。同時,機械化公司還專門成立了“王炳勞模創新工作室”,不斷加強對老舊機械的技術革新與改造,數臺老舊機械經過技術升級后,重新在施工現場成為了機械配合的“骨干分子”。
一系列的措施保障,使該塔機在工期緊、任務重的高負荷運行下,始終保持了機械性能與運行的穩定,保障了工程的順利進行,創造了服役三十年的老舊機械安全運行120天無故障記錄。
目前,安徽電建二公司機械化公司對老舊機械的維護、保養與使用等系列管理措施已有顯著成效,近二十臺套已服役十年以上的起重機械,以較高的完好率高效在各工程項目點完成配合作業。老舊機械專項“套餐”使“雞肋”再次變為“香餑餑”,不僅有效地提升了機械使用價值,也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