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制于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困局,今年以來,國內鋼材需求一直未見大的起色,尤其是到了傳統的“金九銀十”時節,不僅鋼材需求未能釋放,受資本市場和原料市場的拖累,國內鋼價更是一挫再挫,一路下行突破十年來的底價,并且沒有明顯的止跌趨勢。
不過,與內需低迷現狀相反的是,今年以來,我國的鋼材出口形勢卻一直表現良好,就目前的數據來看,今年的鋼材出口量和出口增速都已經分別創造了歷史新高位。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8月份,我國累計出口鋼材5683萬噸,同比增長35.4%,已經接近2013年一整年6233.8萬噸的鋼材出口總量。
今年鋼材出口形勢大好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因素,其一是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開始經濟復蘇,鋼材需求量有所上升;其二,今年以來我國鋼材價格的持續下降,并不斷創新低,使得我國鋼材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備價格優勢,從而刺激鋼材出口消費;其三,人民幣的貶值也促進了鋼材出口量的增長。
經濟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陳克新表示,發達國家引領全球經濟復蘇,而新興經濟體國家對于世界經濟復蘇的拖累也在減弱,這對改善我國鋼材出口需求環境來說十分有利,他預計,2014年全國鋼材出口量超過8000萬噸已成定局。
從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8月份國內鋼鐵行業采購經理指數來看也能印證陳克新的觀點,盡管8月份的總指數僅為48.4%,還處在收縮區間,甚至比上月回落了0.2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也延續跌勢,下降4.5個百分點跌至44.6%。但是,鋼鐵行業新出口訂單指數卻是處在擴張區間的,比上月上升了5個百分點,為53.2%,說明在8月份鋼材出口經歷短暫的收縮之后,后期鋼材出口勢頭仍然良好。尤其是隨著最近國內鋼材價格的持續走低,出口報價也隨之走低,使得我國鋼材價格在國際市場上更具競爭優勢。
陳克新認為,下半年全球經濟活動應該走強,而且2015年還將加速,這也更有利于改善我國的鋼材出口需求環境。對于當前低迷的國內鋼市環境來說,良好的出口形勢也能部分緩解國內鋼材需求不振之困。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鋼材出口雖部分緩解了國內鋼材市場產能過剩的壓力,但國內鋼鐵行業并不能過度依賴出口,一方面,國外市場對我國鋼材出口的反傾銷調查逐步增多,對鋼材出口次形成一定阻力。另外,出口只是暫時緩解了國內鋼材市場的壓力,而從鋼鐵企業的長期發展來說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網研究中心分析師張琳認為,影響行情的主要因素如終端需求增速下滑,供大于求依然嚴重,生產成本的下降等等,都決定了長期內鋼材市場行情難以逃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