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5月21日,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布了首批80個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設營運的示范項目,涵蓋鐵路、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重大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工程,油氣管網及儲氣設施,現代煤化工和石化產業基地等。
此次公布的項目包括內蒙古華星煤制氣項目、新疆富蘊廣匯喀木斯特煤制氣項目、內蒙古伊泰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等現代煤化工項目。
現代煤化工是高投入、高風險的項目,在經濟效益、環保、管道運輸等問題未解決之前,民營資本要想玩轉煤化工恐怕不是易事。
業內專家曾表示國內天然氣管網都為少數石化巨頭壟斷,如若第三方氣源難以經濟合理的價格通過現有長輸管線輸送,則煤制氣發展將被大大掣肘。此外,2013年9月杜克大學研究者曾發布研究報告稱,以當時獲批的9個項目,合計371億立方米/年煤制氣產能計算,在這些項目的生命周期內,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是常規天然氣的7倍。
煤制氣項目雖飽受爭議,但隨著《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重大政策發布,煤制氣行業開始獲得國家的支持,僅2013年就有近20個煤制氣項目獲得“路條”,此番煤制氣項目也成為國家鼓勵民營資本進入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