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季度的鋼市盈利,何杭生笑稱這也不過僅是一個暫時現象,而二季度絕對不會有一季度這么好了。
記者發現,進入3月后,各鋼廠加速釋放產能,結構性過剩嚴重,各鋼廠自3月起相繼下調訂貨價格,寶鋼等大型板材企業在4月份全面降價,且部分對3月或4月合同進行追補,主導鋼廠5.5熱卷訂貨價格最高下降580元/噸。
然而,進入5月后,首鋼、寶鋼、武鋼、沙鋼、萊鋼等主流鋼廠紛紛下調了其出廠價。倒掛現象雖有所緩解,但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觀,鋼市仍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況,這令鋼鐵企業的經營形勢再度蒙上“嚴峻”的面紗。
“鋼廠出廠價格一向滯后于市場價格,尤其是在價格下跌過程中。在市價真正止跌之前,鋼廠訂貨價格仍存下降空間,進而抑制市場運行。”中聯鋼首席分析師胡艷平綜合分析認為,“下一步,經濟弱復蘇仍將繼續,宏觀政策面不太可能出臺實質性刺激政策,必將抑制用鋼需求。同時鋼材市場供需基本面難以發生根本性變化,上游鐵礦石原料則仍存補跌需求,鋼價探底之路在5月份仍將繼續,預計各主要品種跌幅在150元~200元/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