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截至3月12日,中國港口鐵礦石庫存(沿海25港口)為9858萬噸,比之前一周(2月28日至3月5日),增加42萬噸。中國進口品位63.5%的鐵礦石價格指數為147,與之前一周持平;58%品位的鐵礦石價格指數為124,下降1個單位。
上周(3月6日至12日)各港口成交量不大,庫存有所回升。整體市場信心不足,價格堅挺與需求不暢并存。
國內方面,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嚴重,虧損面正進一步擴大。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多數鋼廠開始減產以減小損失,全國粗鋼產量已連續四個月低于170萬噸,鋼材價格一直處于低位震蕩態勢。隨著國內礦和海外權益礦產能逐步釋放,鋼企對外礦的依存度開始下降,進口礦價格下行趨勢明顯。
國際方面,近日印度鐵道部宣布下調鐵礦石運費約30%,這意味著政府或已開始放松對出口市場的控制,但目前印粉到中國的成本甚至高于中國國內礦的價格,對中國鋼企缺乏吸引力,因此印度礦商和出口商仍希望政府下調30%的鐵礦石出口關稅,以改變印礦因成本過高逐步失去海外競爭力的局面。
新華社經濟分析師認為,下游鋼鐵企業的虧損與減產是進口鐵礦石價格開始下行的主要原因,國產礦產能的擴大將加劇鐵礦石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并對進口礦價格形成壓力。預計在二季度協議價確定之前,國內鋼鐵市場需求還將繼續減弱,進口鐵礦石價格將維持震蕩下行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