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784.69百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6.5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0,396,445.20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03%。
1.起重、海工業務發展迅速。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36.55%,主要系報告期內公司起重裝備業務、海洋工程裝備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公司現有船舶裝備(艙口蓋)產能4.5萬噸;起重裝備產能2萬噸。募投項目新增1萬噸海洋工程裝備產能,其中4,500噸海工克令吊,5,500噸樁柱系統及停泊裝備;1.5萬噸代工項目產能;5萬噸自主品牌“杰馬”起重機產能。起重機業務:公司發展起重業務的定位于海洋、港口類起重機,在甲板克令吊、海工克令吊、岸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隨著卡哥特科與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卡爾瑪岸橋在中國市場大有卷土重來的氣勢。公司現有產能2萬噸,募投達產后新增產能6.5萬噸(5萬噸自有品牌、1.5萬噸代工),未來增長空間較大。艙口蓋業務:該業務主要與麥基嘉進行戰略合作,目前正常產能維持在4.5萬噸左右,主要從麥基嘉接單量。
這塊業務是公司發展的奠基石,但未來增長空間有限。海洋工程業務:潤邦2008年開始進入甲板克令吊業務。目前國內還有生產甲板克令吊的是老牌的中船重工的子公司南京綠洲,公司在短短2年內迅速達到其相同的產量水平。2011年公司還承接了一臺南通盛東的海洋風電安裝平臺項目,未來在海洋工程領域發展前景廣闊。立體停車業務:司停車設備明年可銷售超6,000個車位,按每個車位1.5-2萬左右計算,收入上億。由于技術含量低(鋼結構為主),行業競爭激烈,前景不明朗。
2.海洋風電安裝作業平臺經歷波折后將在四月底交付使用。2011年3月份簽訂的3.25億海洋風電安裝作業平臺是公司首制產品,在2011年報中,公司將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對本平臺進行部分銷售確認,截止到12月底已完工了68%。預期將于2012年4月底交付,公司由此產生的違約金已經友好協商免除。平臺的制造安裝將對公司在大型海工工程領域積累豐富的設計、施工經驗,對公司承接其他海工項目起到積極示范作用。
目前公司進入國際化合作向自主品牌國際化轉變的關鍵階段,在歷經了與麥嘉基、卡爾瑪、卡哥特科以及山特維克礦山設備的合作后,公司制造水平、管理理念都得到極大提升。由于潤邦海洋成立時間較短,場地設施到位后將成為潤邦成為海工巨頭的重要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