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克志指出,產業園區是社會分工的產物,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具有某種同類屬性的經濟活動的集合。根據貴州省委、省政府對產業園區的界定,當前有兩大認識問題必須予以澄清和糾正:一是認為發展產業園區只能搞工業。工業園區是產業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擺在突出位置、優先位置來抓,但沒有規定產業園區只能搞工業,也可以根據當地比較優勢發展特色園區。二是認為產業園區產業越多越好。只有準確定位,有特色,才能形成產業集群,才會有競爭力和聚合力,才能實現大發展。
趙克志強調,到2015年,要建成100個具有一定規模、產業優勢突出、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各具特色的產業園區。重點抓好七項工作:
一是遵循產業園區發展規律,進一步明確加快產業園區發展的基本路徑,堅持做到集聚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融合發展、集約發展。
二是選準產業發展定位,發揮比較優勢、突出產業重點、培育特色園區、因地制宜選擇園區發展模式,加快建設各具特色的產業園區。
三是完善服務保障體系,完善園區功能,提升產業園區的產業承載能力、就業吸納能力和人口容納能力。
四是突出產業承接轉移,大力開展產業園區招商引資。
五是強化配套政策支持,加大財稅和投融資政策支持力度,全力保證產業園區建設用地需要,全力保證產業園區供電供水需要,實行更加積極的商貿支持政策,千方百計為產業園區加快發展創造條件。
六是正確處理產業園區發展與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環境保護、老百姓受益的關系,推動產業園區科學發展。
七是加強統籌組織協調,完善統籌組織協調,理順產業園區管理關系,加快建立通過市場辦產業園區的新機制,嚴格實行統計考評制度,進一步理順產業園區管理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