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日益嚴峻的經濟形勢,企業以怎樣的理念、怎樣的管理,做出怎樣的決策和行動,將決定自己的未來。2008年的年終歲末,工程機械行業整體氣氛“凝重”了許多,各個企業不再象往年那樣“漫天喜報”,而是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對明年行業走勢的分析評估上,力求一個“上上策”助企業安渡難關。
“偉大是‘熬出來’的,圣人是‘剩下來’的。”這句話如今在中國商界被廣為流傳。一個企業只有歷經考驗才能因堅強而偉大,在殘忍的淘汰博弈中只有因過人的機敏才能獨善其身。如何“苦練”內功應對危機?慧聰網編輯認為,加強經營管理水平、完善管理體系應是第一要事!
有經濟專家指出:“在市場情況大好的時候,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差距是賺錢的‘多與少’;面對如此巨大金融動蕩,經營管理水平的差距足以導致企業的‘生與死’……”工程機械行業大部分企業向來以擴大產能、加速擴張為“能事”,而經營管理的水平較其他行業來說,總體上都有“先天不足”。應對嚴峻的外部形勢,本網編輯認為,企業首先就要收縮戰線,攥緊拳頭,把企業有效資源集中于主業、集中于能賺錢的板塊;其次是強化財務管理和現金流管理,改進采購和庫存管理,砍掉過多的賬戶支持。
“精益管理”是近幾年企業管理學中最“火”的內容,其目標是消除業務中不能增值的行為和一切浪費。如今,強大的市場壓力正逼迫工程機械行業所有企業苦練內功,向“精益管理”要效益。企業要時時注意“內部瘦身”,完善管理層面的每一環節,如成本控制、研發能力、質量管理、供應鏈管理、品牌戰略、營銷管理、投資管理、人力資源開發等。
三一重工作為工程機械行業的領軍人物,不久前也發出這樣的聲音——“這個特殊時期,是我們整合供應鏈,加強內部管理的重要時期!”
三一高層領導一致認為:由于外部環境的變化,使以前被忽視的內部管理問題凸顯出來。在市場疲軟的時候,有利于企業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內部管理入手,厲行節約,提高勞動效率,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以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