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成果開發研制的領軍人物,就是20年創業不止、癡心不改“科技夢”的河南省僑聯委員、鄭州市政協委員,科技創新獎的獲得者,高級工程師,鄭州江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僑眷李廣順。
自砸“鐵飯碗”“江智”行大船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鐵飯碗”還曾是數人為之奮斗和夢寐以求的,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在鄭州市一家計量簽證所從事衡器檢測、監督工作的李廣順1991年毅然辭職了。
李廣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那時候,也沒什么成熟的打算,只是覺得自己有滿腔的熱血,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就想在科技和創新的道路上干一番事業。”
于是,1994年由他創建的鄭州順達電子衡器廠誕生了,而且還成了當時鄭州第一家大型衡器生產廠。天道酬勤,有了這塊用武之地,加上他刻苦用功的拼命三郎精神,摸爬滾打中獲得了人生的第一次成功。用戶上門了,市場和社會各界好評如潮。
2004年李廣順組建了鄭州江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業研發生產起重機電氣系統。
按他的話說,他的發展,不是盲目的膨大,而是每一步都經過深思熟慮的。規模化經營就是他的創新發展的新思維。為增強企業在市場中的抗風險能力,為了企業多品種、規模化發展,2011年,江智科技成功申請公司第一個智能化起重機專利,當年審批通過獲得河南省重點項目,并獲得國家扶持專項資金。2012年,江智科技陸續成立公司駐蘭州辦事處、分公司澤匯投資公司,還與中機四建建立合作關系,資源共享。2007年公司被評為國家級質量監督抽查合格單位,同年被評為高新技術企業、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并被河南省政府確定為省重點企業,公司申報并獲批模塊化起重機、H型鋼、微型履帶吊等5項國家專利,填補多項行業空白。
引爆起重機智能化新革命
在起重機新產品的開發上,李廣順和他的公司團隊研制了新一代智能化起重機控制系統,采用先進的多CPU并行處理技術,實現三相過零點合閘和三相過零點分斷的專利技術開發。
該產品特點是在控制器中引入CAN現場總線及基于ZIGBEE的無線通訊技術,在啟動前后時自動投入電機轉子限流電阻,減少電流,并使起重機運行平穩,集成了測量、控制、保護、通訊、分立交流接觸器為一體的模板,產品于2011年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并取得了智能化起重機的第一個專利,同年9月成功申報年產600套智能化起重機建設項目,當年審批通過成為河南省重點項目,并獲得國家扶持專項資金。此項新型設備代替了以往各種老式電器設備的接位器,填補了國際國內在電器行業的空白。
看著眼前的專利產品,像欣賞自己含辛茹苦養大成才的孩子一樣,李廣順難以掩飾興奮的心情,他向記者介紹說,“數字化智能起重機控制系統的研制成功,可以說是起重機械行業的一次革命,“傻大笨粗”的起重機械老形象,正步入數字化、智能化所替代。這對推動我國起重機行業的升級換代具有重要意義,勢必會帶動我國起重機行業進入一個全新的智能環保產業新時代。”
李廣順事業上的成功,也讓多了一份責任感。它不僅是河南省僑聯委員,還是鄭州市和中原區兩級政協委員的。工作之余他積極參政議政,努力提高履職能力。他說:“他的思想境界最大改變就是從擔任政協委員、僑聯委員之后,而且僑聯委員的工作更是他開闊了眼界,增長了才干。”他告訴記者,如今,他每次和海外的親屬溝通都會,不忘自己的身份,做好聯誼工作。(完)